這幾天,深圳人的故事在全網(wǎng)涌動,溫暖了無數(shù)顆心!
晶報發(fā)起的#深圳CITYTALK#活動
用55句直擊人心的Slogan,點燃了整座城的表達欲——
“日行一善,微光成炬”
“關愛·感恩·回報”
不僅是口號,更是深圳人最真實的生活底色
在快節(jié)奏的深圳
總有一些溫暖的故事在悄然發(fā)生
他們,是這座城市的公益力量
有人三十年如一日點亮助殘路
有人年過七旬跪地15分鐘與死神搶人
有人為困境群體筑造希望之家
今天走進這些公益人的世界
傾聽他們心中的深圳溫度與公益信念
蘇健華:快樂公益人,三十年堅守助殘之路
蘇健華,公益界的“頂流”,榮膺“長期行善者”稱號。三十載歲月,她滿懷熱忱深耕助殘事業(yè):曾聯(lián)動社會力量,為兩千余名白內障患者送去光明,點亮他們的“睛”彩人生; 曾為導盲犬爭取進入公共場所的權利,助力視障朋友“看見”城市風景;更曾扶助殘疾學子圓夢博士殿堂,并倡導“隨手公益”,播撒善念。從物資捐贈到心靈陪伴,從個體幫扶到社會融入,她用細致入微的行動,詮釋“助殘”的深層內涵,以凡人之力托舉起生命的尊嚴。
談及初心,蘇健華最難忘的口號(Slogan)是“關愛·感恩·回報”。她深情回憶:上世紀八十年代末初抵深圳,便感受到這座城市的溫度——東門博雅畫廊提供的免費空調、書籍和樂器演奏,讓異鄉(xiāng)打拼的她倍感溫暖與幸福,這份感動化作奮斗動力。她深深愛上這里,努力扎根,終得生活安定、事業(yè)小成。在這片熱土上,她結識了眾多心懷“感恩與回報”的同道伙伴,大家共同學習、探討,攜手實施讓城市更溫暖的關愛行動。三十年來,收獲的是無盡的愛與被愛的感動回憶,更滿懷對更美好和諧未來的憧憬。
蘇健華說道:“在成長與奮斗的過程中,我真切感受到來自社會各界的關愛與支持,這些善意如同微光匯聚,成為我前行的力量?!边x擇這三個詞的標語,也是對深圳未來的一份期待——期待這種互相關懷、懂得感恩、樂于奉獻的文明氛圍愈發(fā)濃厚,讓這座城市因人與人之間的聯(lián)結而更加美好。
李新志:七旬軍醫(yī)“掰手腕”,是生死關頭的守護
“一定要想辦法救活他!”去年5月,廣東深圳,一男子打羽毛球時突發(fā)心梗,倒地不起。74歲的退休軍醫(yī)李新志及時出手,跪地實施心肺復蘇15分鐘,為后續(xù)搶救贏得寶貴時間。男子脫離危險后說:“特別特別感謝老軍醫(yī)李哥。救治醫(yī)生表示:“如果沒有第一時間進行這15分鐘的心肺復蘇搶救,后果不堪設想。”
李新志是深圳市軍休干部紅星義診團成員、退休老軍醫(yī)。他,用行動詮釋著“初心如炬,醫(yī)者仁心”的千鈞分量,在急救的生死關頭他果敢冷靜,曾將心肺復蘇跪地按壓胸膛比喻為和閻王爺掰手腕,在與死神的時間博弈里,不僅需要技術,更需要撐住、撐住、再撐住的堅持,此外,他還常為社區(qū)居民開展免費義診、普及健康知識、提供健康咨詢等志愿服務,他以凡人之軀,行不凡之責。
“日行一善,微光成炬”是李新志的信念,他認為深圳是一座年輕、充滿活力、勇于創(chuàng)新的城市。他相信,如果每一個人,每天做一件善事,這座城市將是世界文明的標桿。他熱爰深圳,也愿意將自己畢生所學奉獻給社會。
馬艷:為有障人士與困境女性筑就業(yè)暖巢
馬艷是善淘Buy42慈善商店深圳負責人,“善淘”公益商店由市婦聯(lián)、市婦兒基金會發(fā)起,專為有障人士和困境女性提供崗位,并通過義賣閑置物品傳遞愛心。作為全國連鎖的慈善標桿,善淘以“環(huán)??沙掷m(xù)、全納融合、人人參與公益”三大理念為燈塔,在公益之路上步履鏗鏘。慈善商店為殘障家庭、困境家庭成員搭建起實現(xiàn)自我價值的舞臺,用全納融合書寫人間溫情,“一日店長”志愿平臺一經(jīng)推出,吸引上千人參與,讓公益成為觸手可及的生活方式,善淘用實際行動證明:公益無門檻,捐贈、購買、服務皆是奉獻。
馬艷說,最打動她的還是“日行一善,微光成炬”,在她認為,深圳是一座年輕、充滿活力的城市,志愿服務認可度高,有很好的公益慈善的環(huán)境,同時也有許多需要關懷的群體。通過廣泛的傳播宣傳,可以讓更多的人參與到公益慈善中,讓社會變得更美好。
王蘭芳:“善淘”明星店員,平凡生命綻放璀璨
作為腦癱患者,求職碰壁未曾折志,言語吃力難阻心向暖陽。后成為“善淘”慈善商店店員,在深圳“善淘”慈善商店里,老顧客口中“記性好、特別用心”的夸贊,是對她超越身體限制的最佳褒獎;炎炎烈日下,她拖著不便的身軀上門收捐,只因那份對工作的責任和對善意的珍視。她,日復一日以堅韌書寫熱愛,用不屈擁抱生活,在她眼中,有工作、有家、有牽掛便是幸福,平凡因她而璀璨,生命自此盛放成詩。
最打動她的深圳標語是“日行一善,微光成矩”。它不說宏大的道理,只講細碎的善意——就像給陌生人指個路、幫鄰居搭把手,這些“微光”攢在深圳,就成了照亮城市的暖,真實又戳人。
在她心里,深圳是“快里藏暖”的城。它節(jié)奏急,地鐵里腳步匆匆、寫字樓燈常亮到半夜,卻總在細節(jié)里留著溫柔——是志愿者姐姐的目送,是水果攤大哥的搭手,是陌生攤主的幫襯。這些舉手之勞的善意,讓忙著往前跑的城,藏著熨帖人的溫軟。
葉婷婷:好記者講好故事傳公益溫情
深圳報業(yè)集團晶報社記者葉婷婷,曾深入基層挖掘城市里平凡英雄的故事,以“一日店長”的身份走進深圳婦兒大廈“善淘”慈善商店,在這段特殊的體驗中,她細心觀察、用心感受,捕捉到員工“蘭芳”在工作中的每一個細節(jié),體會著這位特殊店員在崗位上的堅守與不易,也見證了“善淘”公益商店為有障人士和困境女性搭建起實現(xiàn)自我價值平臺的溫暖初心,讓“蘭芳”等有障人士和困境女性的努力與堅韌被更多人看見、被更多人尊重。她用實際行動踐行著好記者的使命與擔當,以細膩的筆觸和真摯的情感,讓公益的光芒照亮更多角落,為社會傳遞滿滿正能量。
葉婷婷選擇了“關愛·感恩·回報”這句標語,她認為非常契合深圳的城市精神。首先,“關愛”是起點,是主動付出的溫暖;“感恩”是連接點,是接收善意后的情感回應;“回報”是延續(xù)點,是將這份情感轉化為行動的溫暖傳遞。這三個詞環(huán)環(huán)相扣,形成了一種積極向上、生生不息的社會能量流。
點擊下方原文鏈接,在評論區(qū)留言,說出你和深圳的關愛往事,我們將抽取其中的優(yōu)秀案例,送出“深圳盒子”大禮包!
蘇健華:快樂公益人,三十年堅守助殘之路|#深圳CITYTALK#聆聽公益人聲音
李新志:七旬軍醫(yī)“掰手腕”,是生死關頭的守護|#深圳CITYTALK#聆聽公益人聲音
馬艷:為有障人士與困境女性筑就業(yè)暖巢|#深圳CITYTALK#聆聽公益人聲音
王蘭芳:“善淘”明星店員,平凡生命綻放璀璨|#深圳CITYTALK#聆聽公益人聲音
葉婷婷:好記者講好故事傳公益溫情|#深圳CITYTALK#聆聽公益人聲音
記者:高晴雅